第751章 李二是个好战分子
大唐:武神聊天群 by 宁心静气
2025-7-14 00:09
高句丽十万大军进攻大唐。
东边边境守军驻守不利,损失惨重,目前,高句丽大军只逼营州城。
与此同时,漠北的薛延陀也趁机南下,意图侵犯北部草原。
很显然,双方这明显是有所联合,共同对大唐出兵。
高句丽经过数十年的蛰伏,,在拥有铁血手腕的领导人盖苏文的执政上,国内的实力,已经发展到了高峰。
这位…拥有者雄心壮志的高句丽摄政王,本来意图统一南方的百济和新罗后,打造一个稳固的后方,随后,向大唐露出锋利的爪牙。
然而,新罗使者访唐,唐峰率军东进,彻底粉碎了他的计划,南方非但没有统一,反而损兵折将数万。
偷鸡不成蚀把米。
南方诺大的区域非但没有打下来,反而还与唐国正式交恶。
这许久的时间来,盖苏文都在思索着,应该如何破局。
他清楚,若是大唐一旦缓过神来,必将会对高句丽出兵,再加上有南方的新罗作为威胁,局面对于..高句丽将十分不利。
所幸,他终于看到了机会。
大唐发生了严重的蝗灾,颗粒无收,而此时,南方的新罗刚刚兼并了百济的领土,才刚刚从战乱中挣脱出来,是完全没有精力对高句丽动手的。
原本,在他想来,这番巨大的天灾,大唐必定无暇瑕自顾,甚至,很有可能会引起国内的动乱。
届时,他在率领发起进攻,必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人算不如天算。
蝗灾没有对大唐造成动乱,唐峰凭借海量的土豆,帮助大唐度过了这次灾难。
当盖苏文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,想到这位斩杀了己方数万兵马的刽子手,更是恨的咬牙切齿。
他的两个计划,都是毁在了唐峰的手中。
愤怒之余,这位…高句丽的摄政王已经非常清楚,眼下,就是...他最后的机会。
若是这一波土豆彻底成熟,大唐国库充盈起来,接下来,便是他们的末日了。
东突厥例子在前。
为了己方的安危,更是派出使者游说薛延陀,双方一同对大唐出兵。
这个位于漠北地区的少数东突厥强大时期,归附于东突厥,在大唐灭掉东突厥之后,则趁机成立了薛延陀汗国。
如今的草原上,东突厥的大举骑兵,早就在大唐的进,所剩无几,就还有哥舒翰手中的两三万骑兵。
阴山南北,水草肥美。
东突厥强大的时候,他们不敢,而今,东突厥近乎灭亡,他们自然想将这块肥美的地方掌握在自己的手中,同时,在军事上唐开展的准备。
双方一拍即合。
“可恶!”
“朕还没有对他们出兵,他们竟敢犯我大唐!”
唐王李二重重的派了一下龙椅,大声的说道。
“陛下,虽然说唐国公先前斩杀高句丽四万人,但是,经过这么多年的蛰伏,,高句丽定然有着自己的依仗,万万不可小觑。”
高士廉出言提醒道。
随着高士廉的话语出口:,其余众臣纷纷点头附和。
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未成,全部大败而归,使得隋朝早早的走上了灭亡之路,前车之鉴在前,没有敢小看这个偏于东北方向的辽东国家。
那怕唐峰只是依靠万余人,就斩杀了高句丽四万人,依旧没有人敢小瞧这个国家。
这世上,又有几个唐峰呢。
/> “诸位爱卿,对于..此事有何看法”
唐王扫视了下方一周,开口问道。
“陛下,高句丽和薛延陀趁这个空档期来犯我大唐,显然是有所准备,若是要出兵,定然要有完善的计划,不能盲目行事。”
房玄龄站出身来说道。
唐王李二不由的撇了撇嘴,这番话,看似说的好听,可实际上,跟没说又有什么区别。
这些文臣,说话总是滴水不漏....“陛下,以臣看来,高句丽和薛延陀敢对我大唐出兵,我大唐定然要快速做出反击,不然的话,这一年来建立起来的威望,很有可能会崩塌,到时候,若是西域方面和西突厥再蠢蠢欲动,形势堪忧。”
李靖沉吟了一下,站了出来。
大殿上,许多朝臣听到这里,面色顿时大变。
李靖的话,虽说只是猜测,却并非没有任何依据。
这一年来,大唐四方征战,看似强大无匹,可实际上,周边还有不少强敌环伺。
大唐的强势,这些............周边国家,若说没有一点担忧,那是不可能的。
没有任何变故的情况下,他们没有勇气向大唐出兵,可若是一旦有人向大唐扑上来,并且咬下一块肉来,这些小国也必将化身一匹匹狼,想要上来分一杯羹。
唐峰站在那里,看着李靖,不亏是大唐的军神,往往一下子就能说到重点。
的确,如今的大唐,看起来比较强大,但是,也仅仅只是看起来而已。
这么多年的征战,每年的消耗,不管....
是在物资上,还是兵力上,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。
若是周边这些国家同时扑上来,大唐定然会四面楚歌,一着不慎,就有可能大厦将倾。
3
二是一位强的君王,大唐,更是一个强势的国家。
强势的国家,往往都会让人感觉到威胁。
特别是在拿下东突厥,歼灭龟兹和高昌之后,这些............周边小国的警惕性,已经提升到了一个高点。
“陛下,臣同意卫国公的话,应当立即出兵北上。”
察觉到唐王看向自己的眼神,唐峰苦笑一声,拱手说道。
李二就是...一个好战分子。
这一点,唐峰又如何会看不出来。
这位…君王本来就已经有了东征高句丽的想法,此番,高句丽还联合薛延陀共同送上门来,这位…君王又怎么会错过这样的机会。